我以前就常在想,假若當時做了不同的決定,現在的我是否會全然不同?
人生,就是不斷站在岔路口,不是左,就是右,沒有中間。
小時候,父母決定我該走的方向;長大後的我,許多岔路得自己去選擇。
但很多時候,命運的安排讓我們兩難。
你可能會說,選擇從來就不是操之在手,是命運主導我選擇另一方。
確實,命運的捉弄,讓延河跟菀的愛情出現瑕疵,讓美好的未來面目全非。
離開延河回到韓國,是菀自己選擇的。
可是,這樣的選擇就會是錯誤的嗎?我卻不這麼認為。
如果沒有經過冷靜思考就做出決定,即使菀最後留在延河身邊,他們卻會為彼此帶來更多的傷害與不堪。
"我們,結婚吧!"
終究,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。
心軟的東鎮前輩護送菀回家,等菀洗完了澡,泡了咖啡一起看了部電影。
前幾個小時的事,菀似乎想說些什麼,但東鎮卻迴避。
"肯定是個錯誤,我為了忘記延河,利用了東鎮前輩,我承認。"
"所以不行,延河最後還是我要面對的問題。"
"前輩,現在真的要說再見了。"
"朴菀,你也該停止了。"
雖然沒有說開,但我很高興兩個人最終是理智地處理自己的感情。
不論東鎮對菀還有多少以前未完的忘懷,不管菀對東鎮還有多少真真假假的情感,
現在菀混亂的狀態,東鎮不能再讓菀再做出任何以後會後悔事,走上那條不能回頭的路。
菀真正的心意在哪,東鎮其實看到了,所以打住了,很佩服兩個人都有該守的自持力。
"你知道世界上道中之道是什麼嗎?就是不知道。"
英媛的這句話,很有趣。
到底對於朋友、甚至家人,我們可以介入到哪裡?
你的介入,究竟會把局面導向正向還是負向?會是當初希望的那樣嗎?
我認為英媛跟忠楠都有自己的一套價值觀,並沒有對錯。
怎麼知道,菀的事情讓人放不下心,晶雅大女兒順英也來找英媛求助。
眼看自己好朋友的女兒已經被丈夫弄得遍體鱗傷,難道真的要這樣坐視不管嗎?
寶貝女兒被毒打後的傷口,看在晶雅眼中,是千倍萬倍的痛。
石均老伯當然也得知一切,做父親的怎麼可能咽得下這口氣。
衝進辦公室的石均準備好好教訓順英的老公,但老人畢竟敵不過年輕人的力氣。
原來順英其實是晶雅跟石均老伯的養女,小時候還曾經受過創傷,但在順英記憶裡,石均卻是將所有的錯怪在順英身上。
虧順英老公還是教授,說出來的沒有一句是人話。
滿臉是傷的石均走到順英老公車前,便是一陣猛砸,原本自己這麼相信的女婿竟是這樣的醜陋不堪。
舉起鋤頭,在陽光下的石均像是一個騎士,為自己的女兒伸張正義,為自己跟自己愛的人討回公道。
同樣在<沒關係是愛情啊>裡張宰烈發現被背叛而砸爛那個人的車,看來盧編很喜歡讓角色用砸車來宣洩心中的憤怒。
是個人喜好嗎?還是對韓國人來說,車子象徵著很昂貴的東西。
父母是不可能沒有偏心的,就算是親生的,聽話乖巧或是長相可愛的孩子就是得大家的疼愛。
更何況,順英相較兩個妹妹,是被領養的。
父母的好惡,是很容易發覺的。在順英的心中,明白自己是家裡的外人。
所以比起兩個妹妹們,自己更要懂得聽話跟順從。個性逆來順受的結果就是被老公打卻還要隱忍下去,
因為這是小時候石均的反應讓她學會的道理。
兒女又有什麼錯?所有長大成為怪物的人,都是從小時候偏差、畸型的家庭互動而產生的。
"我結婚的那天,媽媽不是笑著跟朋友說:都結束了!都結束了!哎呦,好舒心啊!"
"這句話,原來讓你難受啦?"
"媽媽的辛苦,我都看到了,所以更要忍耐,不要再讓你辛苦了。"
晶雅的自責,順英的體諒,這樣坦白地說出心中的話,總算讓母女的心更加靠近。
或許當初結婚前沒有清楚認識了對方,受了這麼多的傷害,順英為自己負責而選擇了離婚,是多麼地有勇氣。
"媽,我不是離婚,而是解放,自由、自由!"
"有人曾說過,我們都是站在人生道路上的流浪者。
而這條路明確分成兩條岔路,能回頭的路與絕對不能回頭的路
雖然曾走錯過某些路,但只要下定決心,隨時都能回去,那會成為愉快的悸動和喜悅,
也會成為想要重新開始的燦爛希望,抑或期待。
但有些路已經走得太遠,或是回去的路已經堵死,變成想回卻回不了頭的路。" ~菀
"叔叔一句抱歉的話也沒說,就送走了女兒。就這樣,叔叔的真相被掩埋。"
其實當年,石均早就找那個欺負女兒的臭小子算帳,即使那個小子是老闆的兒子。
"很久很久的以後,喝醉酒的叔叔跟我說了這些。我問他:
不惜被辭退,盡了一個作為父親的責任,為什麼沒能跟女兒說句抱歉?
還有當時,為何沒有說出真相呢?
他說,在那樣的年代裡,他跟其他男人一樣,沒有學會怎麼跟兒女說聲抱歉。
真相是什麼,又有什麼重要的?比起性騷擾女兒的人,他更恨自己的貧窮。
傻瓜一樣的叔叔。
叔叔過世後,我把真相告訴了順英,
所謂人生,不因為死了而結束,就算死後,也能擁有炙熱般的和解,我那時候才明白。" ~菀
可惡,這樣說,讓我對石均老伯都討厭不起來了嗚嗚嗚~~